蚌埠医科大学博士后招聘公告

作者: 时间:2025-04-14 点击数:



一、学校简介

1958年,为加快安徽建设,改变皖北地区人民群众缺医少药的局面,国家决定由原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以及安徽医学院(现安徽医科大学)援建创立蚌埠医学院。202311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蚌埠医科大学。学校是国家首批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陆军军医大学、暨南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是安徽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重点建设单位。

我校博士后工作站于2023年批准设立,目前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博士后流动站签署联合培养协议,博士后由双方合作导师共同培养,共享两校的优质资源。其中,EYE-X研究院依托安徽省首个医学类院士工作站建设成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担任院长,周慧芳教授任执行院长聚焦疑难眼科疾病攻坚,围绕眼科学及相关慢性疾病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

学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近66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专任教师1038人,其中教授170人、副教授344人,硕士生导师1208人、联合培养单位博士生导师4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44人。学校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6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省教学名师等98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特支计划、江淮名医等84人。

学校拥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省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11个。

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252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43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科技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The Lancet发表研究论文3篇。

二、招聘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二)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

(三)要求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四)具有较好的研究经历和学术潜力,有能力完成博士后研究任务,已在相应方向取得显著科研成果的申请者优先;

(五)博士所学专业为医学、生物学及相关专业;

(六)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

三、博士后待遇

(一)委托流动站招收博士后

1.基本薪酬:税前每年20万元;

2.提供住房补助5000/月;

3.考核奖励待遇:出站考核获得优秀等次一次性奖励10万;

4.博士后出站考核合格者可优先选留学校工作,留校工作享受安徽省一次性奖励;

5.在站期间和出站留校工作,可按有关规定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6.享受交大医学院博士后相关待遇,如缴纳上海市相关社会保险、申请落户,申报交大医学院博士后激励计划、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博新计划等;

7.博士后在站期间取得的业绩可按学校相关文件规定享受科研绩效奖励;

8.博士后在站期间作为负责人以蚌埠医科大学为依托单位申请获批的各类项目,按学校相关规定享受配套政策;

9.在职博士后人员按国家、省市和学校有关规定,按不双向取酬原则,经双方协商约定。

(二)线下联合招收博士后

1.基本薪酬:税前每年35万元;

2.提供住房补助2000/月;

3.考核奖励待遇:出站考核获得优秀等次一次性奖励10万;

4.博士后出站考核合格者可优先选留学校工作,留校工作享受安徽省一次性奖励;

5.在站期间和出站留校工作,可按有关规定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6.协助办理未成年子女入学;

7.博士后在站期间取得的业绩可按学校相关规定享受科研绩效奖励;

8.博士后在站期间作为负责人以蚌埠医科大学为依托单位申请获批的各类项目,按学校相关规定享受配套政策;

9.在职博士后人员按国家、省市和学校有关规定,按不双向取酬原则,经双方协商约定。

(三)博士后科研项目经费

支持博士后申请各类国家和省市项目。博士后校内科研经费,由博士后提出项目申请,经专家组评审后,以每项10万标准资助,按学校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四、应聘方式

申请进站的人员与导师确认后,向工作站提出书面申请,提交《博士后申请表》、两名本学科领域博士生导师推荐信(其中一位为申请者本人的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证书、博士学位证书、身份证复印件、证明其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代表性成果等相关材料。材料电子版以“博士后应聘+意向合作导师+姓名+博士毕业学校命名发送至邮箱:501205889@qq.com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老师  联系电话:0552-3175035


附件:  

蚌埠医科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一览表


序号

姓名

从事学科

从事研究方向

电子邮箱

备注



1

李名森

基础医学

角膜干细胞再生医学

lims3@mail2.sysu.edu.cn

EYE-X研究院导师



2

龙学辉

免疫学

T淋巴细胞分化与功能

xuehuilong@bbmu.edu.cn

EYE-X研究院导师



3

岳威

基础医学

肿瘤分子生物学与肿瘤靶向治疗

yuewei@bbmu.edu.cn

EYE-X研究院导师



4

杨勇兵

免疫学

炎症性疾病下的CD8 T细胞和巨噬细胞作用与调节机制研究

Yongbingyang123@163.com

EYE-X研究院导师



5

药学

肿瘤药理学

liuhao6886@foxmail.com




6

王清清

药学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

candywqq@163.com




7

药学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

作用机制研究

lixian0813@126.com




8

李正红

生物学

肿瘤CAR-T研发与

应用基础研究

lizhbbmc@163.com




9

汤必奎

生物学

微生物感染与免疫

bikui_tang@163.com




10

刘长青

生物学

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与干细胞移植治疗

lcq7813@bbmc.edu.cn




11

基础医学

生殖医学

lmhk@mail.ustc.edu.cn




12

李姝婧

生物学

生物钟与睡眠

lishujing@bbmc.edu.cn




13

钱中清

基础医学

感染免疫学

qzq7778@bbmc.edu.cn




14

杨清玲

基础医学

肿瘤分子生物学


yqlmimi@163.com




15

生物学

内分泌干扰物与人类健康

liuhui@bbmc.edu.cn




16

生物学

肿瘤分子生物学与免疫治疗

majiamj10@126.com




17

基础医学

感染与免疫、药物研发与重定位

fq333@sohu.com




18

薛洪宝

化学

药品生产质量控制

hongbaoxueqhd@126.com




19

临床医学

肺结节、骨创伤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

18917762053@163.com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导师



20

王兆军

基础医学

感染与免疫

zjwang@sjtu.edu.cn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导师




蚌埠医科大学人事处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高校网站模板版权所有 部门地址:安徽省蚌埠市大学城东海大道2600号  联系电话:3175035、3175036  网站备案号:皖ICP证06000434号